定海区委统战部创新打造“海山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精心培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红蕴海山”精品示范带,以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旨的“红育共富”精品示范带,走出了一条符合海岛实际、具有定海特色的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之路。
“一张网”全面覆盖民族工作 “为了加强民族工作力量,我们通过落实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书记抓民族工作’主体责任,将民族工作纳入到对镇(街道)考核指标中,健全民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成员各司其职、各方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定海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定海区委统战部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民族工作组织网络,成立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将素质好、威信高的各民族代表吸纳为民促会会员,共同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事业。同时,建立社区民族工作结对联系制度,开展“3×3”工程,即社区民族工作联谊会会长、副会长每人联系3名理事,每名理事联系3名各民族会员,每名会员联系3名各民族群众,每月开展一次沟通交流,推动基层民族工作向精细化、制度化、网格化转变,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基层治理相互融合、互促共进。
“一条链”紧密串联民族阵地 “56个星座,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伴随着《爱我中华》歌曲的悠扬旋律,今年6月,定海56同心园开园仪式暨第一届全国无瞄弓乡射大赛,在南洞艺谷正式拉开帷幕。 活动当天,各民族代表身着节日盛装,以一场场鼓舞人心的表演震撼开场,鼓点激昂,舞姿翩跹,展示了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更传递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与团结。紧接着,一场精彩绝伦的弓箭技艺展示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箭手们身着民族服饰,身姿矫健,眼神坚定,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弓弦响,箭矢划破长空,精准入靶。 56同心园是定海区“红蕴海山”研学线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定海区充分盘活定海海岛历史红色文化资源,以鸦片战争首战地、解放战争关键域为切入点,培育以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主线的“红蕴海山”示范带,串联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去台老兵纪念馆、三毛文化村、56同心园等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培育单位、教育基地,统筹绘制“石榴红研学+”路线,突出“研学+爱国教育”“研学+非遗传承”“研学+社会实践”等,现已成为宣传展示定海民族团结工作实践经验的重要窗口。
“一盘棋”全面推进共富工程 “以前,我们村的旅游人数并不多,村民们的收入也比较有限。”“心忆空间”小沙女共富工坊的一名工作人员说,“但自从我们开始尝试艺术、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工作人员口中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完善上,更在于村民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在干览新建村和小沙庙桥村,一场场民族传统非遗技艺培训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漆画、掐丝珐琅等传统技艺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同时,民族射箭、禅林露营等新兴项目的引入,更是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 自“红育共富”示范带建设以来,新建村的旅游人数从2022年的43万人增加到了目前的70余万人。村民们通过销售农产品、艺术品等途径,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人均收入也从2022年的4.6万元增加到了目前的5万余元。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艺术、文化、产业一盘棋’的模式,将各种民族优势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共赢的局面。”新建村乡村艺术馆负责人张高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这种模式,推动更多乡村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