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统战

县区动态

岱山:构建“统战+非遗”模式 擦亮海岛传统文化底色

岱山县非遗资源灿若星河,多以海洋文化为特征,如渔民号子、海盐晒制技艺、渔网编织工艺、鱼类传统加工技艺、大黄鱼鲞制作工艺等传统习俗。截至目前,岱山县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项,省级11项,市级33项,县级69项。

如何做好非遗保护传承这篇文章?近年来,岱山县委统战部积极探索“统战+非遗”工作新路径,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深入挖掘并推动传统文化与统战工作紧密结合,不断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

 建好阵地,传统文化“活”起来

“春汛里来海螺响哎,小黄鱼旺发在吕泗洋哎……”一首《四汛渔歌》记录了岱山县东沙镇昔日的繁华。东沙镇位于岱山岛西北端,北濒著名渔场岱衢洋,三面环山,镇区坐落于大海湾东角,史称“东沙角”,是中国唯一的海岛古渔镇。

随着时代变迁,渔民号子、渔网编织技艺、唱新闻等传统技艺、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不断压缩。

近年来,岱山县委统战部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为契机,立足海岛渔俗文化,融合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中国书雕城等多家海洋文化主题展示场馆,吸引一批布袋木偶戏、鱼骨塑画、船模、渔民画、盐雕等非遗项目店铺,入驻东沙古渔镇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并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非遗传承人现场进行作品创作、展示、展销。

每到双休日或重大节日,20余项非遗项目演示活动在此轮番上演,游客们不仅可以一路品尝海棠糕、海石花等东沙特色美食,还能观看非遗项目表演,感受到古渔镇传统文化的魅力。

今年1月,岱山县委统战部举办的“寻美岱山·年货集市”上,“木偶戏”“船模制作”“舟山走书”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表演的传统非遗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观赏体验。据统计,该场活动共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最高峰时段接待游客7000人次,线上关注度超过20万人次。

如今,东沙古渔镇已成为非遗店铺一体化、展演常态化、展销特色化的海洋街区,传统文化在东沙古渔镇内熠熠生辉,年开放天数达300天以上。此外,岱山县委统战部充分挖掘本土非遗资源特色,培育孵化了“倭井潭硬糕同心共富基地”“沙洋晒生同心共富基地”等研学点位,推出研学路线10余条。

“我们以‘统战+非遗’形式,高效整合资源,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串珠成链打造具有岱山特色的统战活动阵地,为促进中华文化血脉传承作出贡献。”岱山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办好活动,非遗品牌“亮”起来

近日,一场集体性非遗进课堂活动在岱山县高亭中心小学如期开展。操场上,有的孩子舞龙,有的孩子打莲湘,还有的孩子施展舟山船拳;教室内,有的孩子织渔网,有的孩子绘沙画,还有的孩子共唱传统戏剧,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为充分发挥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传承中的主阵地作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普及和传承,岱山县委统战部联合县教育局、县文旅局等单位开展“同心传文化 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通过开设舟山船拳、舟山锣鼓、舞龙、莲湘等非遗课程,组织非遗项目传承人走进校园,向中小学学生普及非遗保护知识,教授手工制作技艺。

“学校开设的所有‘非遗’课程都由我们非遗传承人亲自教学,孩子们学习热情很高,希望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一颗热爱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的种子。”岱山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非遗传承人张龙朝表示,通过非遗课堂的学习,学生们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目前岱山县委统战部已在全县14所中小学开设非遗“薪”课堂20余门,受益学生达1.1万余人。同时创作非遗校园读本,丰富“校园非遗节”等实践活动,促进薪火相传。

“非遗是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非遗传承人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组织传承非遗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定期为学生开展传习教学,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实现传统文化与统战工作双赢发展。”岱山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说道。

此外,岱山县委统战部扎根基层土壤,推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下乡村、进社区”,普及非遗知识和技艺,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依托“蓬岛公益”讲座,开展腰鼓表演、渔民号子等非遗项目培训30余场次,吸引基层群众加入非遗传承队伍,目前已培养非遗传承人20余名。

用好平台,非遗产业“火”起来

“大家看,这就是我们的非遗老字号——倭井潭硬糕,又被称为‘可以吃的石头’……”日前,在“可以吃的石头”抖音直播间,岱山县新乡贤、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林杰毅化身倭井潭硬糕代言人,直播带货非遗产品,吸引了一大波线上顾客争相购买。

倭井潭硬糕是岱山县特有的地方传统名糕,始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作为长涂倭井潭老万顺硬糕厂的第五代传人,2004年林杰毅接手硬糕厂,开始创业之路。

近些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困境,而倭井潭硬糕等非遗产品在当地统战部门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多条腿”走路拓市场,在传承与弘扬制作技艺的同时,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发展道路。

一方面,积极实施“走出去”营销战略。依托异地商会会员大会、乡贤联谊会等契机,岱山县委统战部将倭井潭硬糕等非遗产品推广至宁波、杭州、上海等周边城市。目前,仅宁波就有70多家门店在售。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网络人士专业优势,组织岱山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网络分会制作“非遗传承”守护者系列节目,为非遗传承人拍摄短视频,在抖音、快手、爱奇艺、腾讯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多个平台投放,助力非遗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

在此基础上,岱山县委统战部还依托新乡贤“岱山岛印”流量平台,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运行机制。通过开设线上“乡贤集市”,培养非遗传承人成为“本土网红”,直播带货本土非遗产品、推介“渔绳结”等海岛特色非遗项目。

“我们积极探索‘统战+非遗+产业’新路径,让传统文化‘软实力’推动县域经济‘硬发展’,促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岱山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时下,不少岱山特色非遗产品在传统销售模式的基础上,拓宽网络销售渠道,“沙地珍珠”“可以吃的石头”等IP迅速在网络打响,成为促进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