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定海区委统战部以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为目的,以加强统战文化建设为抓手,实施“文化润心”工程,深入挖掘海洋历史文化资源,创新打造统战文化阵地,在传承与发展中凝聚共识,为促进定海经济社会发展汇聚起了强大合力。
一、实施“商帮文化”基因激活行动
筑梦长廊,唤醒定商历史记忆。开展“定海商帮”人物溯源工作,联动文旅、档案等部门,邀请专家学者组建团队,对“定海商帮”历史进行挖掘,提炼定海商帮文化内涵。选取社会影响力、知名度、贡献度较高的定海商帮杰出代表进行系统展示,以“凝聚人心”为目的,依托东海云廊精心打造统一战线思想教育基地“定海商帮”文化长廊。
宣传造势,赓续定商时代精神。组织策划系列专题宣传报道活动,深入挖掘并集中展示定海“商帮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在“定海山”“定海统战”等平台推出“商帮人物”专栏,发表专题文章10余期,讲好“定海商帮”传奇故事,引导现代定商传承和发扬老一辈定商爱国奋斗和创新创业精神。开展“你好定商”等民营企业家专访活动,展现新时代定商的发展成就和社会担当,带动全区企业家向上向善。
研思启航,书写定商文化新章。精心策划企业家沙龙、座谈等以“定海商帮文化”为主题的系列研讨活动4次,邀请商界代表、专家学者和文化名人,共同探讨“商帮文化”的现代价值和发展方向,深入挖掘和传承“商帮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现代定商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成果,使“商帮文化”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今年来,定海区围绕企业家队伍建设,以弘扬新时代定商精神为目标,组建“民营企业家宣讲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主题宣讲活动3次,引导全区63家民营企业与40个村结对开展帮扶,打造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19家,吸纳就业人数1193人。
二、实施“名人故居”保护利用行动
组建“五人团”,共探故居保护利用新模式。选取刘鸿生故居、三毛祖居、蓝理故居等名人故居为试点,构建“五人团”工作体系,组建由统战名人后裔、统战团体代表、属地统战干部、故居负责人、专家学者组成的“五人团”,明确职责分工,发挥各自优势,丰富统战名人故居相关人物文献资料,盘活故居阵地,常态化组织各类主题活动。如修缮一新的舟山民建会员之家——百年老宅刘鸿生故居,以“数智赋能+文旅融合+统战实景课堂”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刘鸿生励精图治的创业故事和兴教乐育的爱国精神。作为“之江同心·同舟之旅”定海研学路线的重要点位,这里也为广大统战成员提供了思想学习、参政议政、联谊交流的平台。
修缮一新的刘鸿生故居
构建“五个机制”,共绘故居保护利用新蓝图。结合故居文化挖掘保护利用工作需求,探索建立五方面工作制度,即定期会商制度、常态活动制度、联动交流制度、联络联谊制度、融合开发制度,推动形成了多方联动、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如畅通联络联谊制度,发挥三毛祖居舟山市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作用,开展宣传引导、学术交流、文化展览等活动,近三年吸引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美国、挪威、尼日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50余批500余人次参观。
发挥“五大作用”,共创故居保护利用新局面。以推动故居发挥思想引领、故居焕新、文化传承、文旅融合、助力共富“五大作用”为目的,有序开发刘鸿生故居、周祥生故居、三毛祖居、蓝理故居等,深挖名人故居中蕴含的爱国、奉献、奋斗等精神文化,以家国情怀为桥梁纽带,不断增强地方民众、名人后裔的宗亲认同和寻根意识,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各故居开放以来,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逐渐成为统战成员思想政治引领的常选之地,蓝理故居累计接待各族群众参观150批次,刘鸿生故居累计接待区内外统战团体及社会各界来访4000余人次。
三、实施“统战资源”集聚融合工程
串联“点点星光”,打造精品研学路线。深挖定海区统战文化资源,融合定海本地历史、文化、产业等资源,精挑细选最具影响力、代表性的16个统战文化阵地,连点成线打造“同舟之旅”定海精品研学路线,全面展现统战特色文化和工作亮点成效。依托研学路线,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座谈交流等活动,让广大统战成员在研学过程中寓教于游、寓教于乐。去年以来,组织全区统一战线各类研学活动20余次,吸引千名统战成员参与,有效凝聚起统战成员强大合力。
推动“文旅融合”,点缀全域旅游地图。以统战文化阵地搭台,探索“统战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将统战文化阵地纳入“全域旅游地图”,助推旅游业态多点开花,让统战文化阵地成为定海旅游的亮点和特色。将统战文化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成功打造“56同心园”,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手工产业发展。
汇集统战资源,凝练“同心服务”文化。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的优势,着力塑造统一战线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同心服务”文化,引导统战成员积极助力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去年以来,定海区统一战线以“小切口”改革引领统战成员思想共识,推动群众物质精神“双丰收”。